生物信息AI精准医疗科研平台
AI生物信息科研平台赋能科研和临床应用:该平台已经成功部署在湘雅医院,北大医学中心,中山医院,交大附属医院等。公司战略签约国家卫健委健康大数据平台:上海联仁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上游企业:安图生物;
金福康AI精准科研服务平台持续十年服务国内700多家科研院所,包括医疗,农业,微生物几个方面。每年平台上运行科研项目最高达20000项以上,支持研究人员自行分析及发表近200篇SCI论文,为我国多组学生物信息科研提供强大引擎支持,每年节约科研经费上亿元。
目前我们的系统包含了10种组学,近100种计算模块和无缝的傻瓜式操作可视化系统,并可以通过私有云实现本地部署(医院应用场景),线上系统已经为全国650多家机构通过服务,线下系统装机了包括中山医院,北大精准医学多组学中心,天津肿瘤重点实验室,湘雅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等知名院所,具有领先和先发优势。
这套系统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它包括基因组领域的家系分析和种群分析;外显子组方面的肿瘤分析,涵盖配对和不配对情况;转录组的小 RNA、lncRNA、ceRNA、单细胞、空间组等多个方向;表观组的甲基化测序和芯片分析;蛋白组以及翻译后修饰组的磷酸化、乙酰化分析;代谢组、微生物组的 16S、18S、ITS 分析,还有宏基因组分析以及强大的多组学整合分析。在数据格式支持方面,它能够处理列表(带表达和不带表达)以及表达矩阵(归一化或未归一化)。分析工具更是丰富多样,包括归一化、数据填充、聚类(距离算法、降维算法)、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热图制作、韦恩图绘制、GO/KEGG 富集和结果查询绘图、时序分析、网络模型定制、回归和各类神经网络等。
其突出特点在于这是一个高度傻瓜化的系统。用户只需要上传一次数据,就能够从头做到尾,无需再经历重复上传、下载、修改、再上传等费事费时的繁琐操作。而且,系统生成的结果图表可以直接用于文章发表。
比如高福院士在疾控中心获取的样本数据在系统中完成了全套数据解析,成功发表新冠引发系统免疫的机制文章;上海肿瘤研究所的一课题组在面对转录组和小 RNA 的耐药数据时,充分利用了系统强大的可视化能力。他们深入挖掘数据,构建了 10 个不同的功能网络,并进行了严谨的验证。最终,在短短半年内,成功发表了 5 篇 6 分以上的 SCI 论文。其中一位博士生更是凭借这些出色的科研成果,毕业后直接晋升为副教授。